便利店调酒来袭,解锁年轻人的微醺自由

日期: 2025-08-03 11:03:03|浏览: 11|编号: 1561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便利店调酒来袭,解锁年轻人的微醺自由

青年人将经济实惠且容量大的酒馆“海伦司”纳入消费行列后,目光随即转向了便利店。与前往“海伦司”时需召集朋友、提前预定座位,并在喧闹的音乐中费力交谈不同,静谧而明亮的便利店,为年轻人追求那最后的微醺感,提供了一个温馨的避风港。

喝上一杯“长岛冰茶”有多么简单呢?

步入便利店,挑选一瓶容量为50毫升的伏特加,再购置一瓶售价5元的柠檬茶,随后向店员请求一个用于装豆浆的纸杯,将伏特加和柠檬茶依次倒入其中,这样一杯简化的“长岛冰茶”便制作完成了。

只需十元,便能体验微醺的畅快,那感觉在纸杯中轻轻摇曳;无需考虑场合,无需拘泥于时间,更无需精心搭配。

相较于那些动辄七八十元甚至更高价位的酒吧鸡尾酒,阿绿更偏爱那些只需二十元就能在便利店购买的自己调配的酒饮。

办公室内,豆浆杯与酒水相伴,那昏昏欲睡的午后时分,小酌一杯——若非提起,又有谁会料到她那纸杯中的柠檬红茶里竟然加入了伏特加?在办公室里,喝下一瓶红酒或许显得过分,然而,若是在柠檬红茶中适量加入伏特加,便能体验到长岛冰茶的乐趣。

小红书、抖音、豆瓣、微博等众多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自今年3月份起,围绕#便利店调酒#这一话题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在小红书上,以“便利店调酒”为关键词的笔记已超过4900篇;而在抖音平台上,#便利店调酒#话题的总播放量更是达到了1.4亿次。

图源/小红书博主一小食

越来越多的年轻族群开始投身于小红书的行列,纷纷效仿起“便利店调酒”的潮流,同时解锁了形形色色的调酒菜单。

伏特加与橙汁相融,便成了螺丝起子,而与西柚汁混合,则变成了粉灰狗;若再加入蔓越莓汁,便幻化成海风。白朗姆酒搭配雪碧和薄荷叶,成就了莫吉托;百利甜与奶茶的交融,则化身为伦敦雾。

图源/小红书博主

在他们看来,那些陈列在便利店货架上的葡萄汁已不再是单纯的饮品,柠檬茶亦不再是单纯的茶饮,可乐亦不再是普通的汽水,它们都变成了潜在的“酒底”,只需加入朗姆酒或威士忌,就能摇身一变,成为酒吧中售价九十元的一杯“海风”。

酒吧这类社交场所,往往令那些追求微醺之乐却又珍视独处时光的年轻人心生畏惧,不敢涉足。

楚楚对酒吧的气氛感到不自在,上次踏入酒吧已是大学毕业那年。由于初次见面,她不小心念错了“莫吉托”的英文名字,闹出了笑话,这让她感到自己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于是,在聚会进行到一半时,她选择提前离场。至于那杯莫吉托的味道,她已经记不清了,但那70元的价格却至今仍历历在目。

在社交平台上偶然发现便利店调酒的视频,楚楚便开始模仿学习,如今她已深深沉醉于调酒带来的乐趣。为此,她在网上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基酒小瓶,每当工作遇到挫折、心情低落,渴望一杯美酒时,她便会独自调制一杯,躲在自己的出租屋内,点亮夕阳余晖的灯光,播放一首轻柔的音乐,独自品味小酌。

便利店全天候的营业模式恰好满足了年轻人饮酒的愿望,与酒吧相比,它使得他们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随心所欲地畅饮。

午间酒吧歇业时分,周末夜晚酒吧人潮涌动之际,当独居一室渴望来杯莫吉托时,当不愿花费一小时精心打扮只求畅饮时,当不愿轻易花费百元以上满足一时冲动时,便利店的调酒服务便成了囊中羞涩的年轻人们最后的微醺避风港。

图源/小红书博主Suzy

或者在夜深人静的街头,仰望繁星与皎月,观察穿梭的行人及车辆;亦或在拂晓前的便利店中,沉浸于月光下的轻柔旋律,与友人闲谈白天的事务;又或是手握一杯自调的长岛冰茶,漫步街头,坐在出租车内,随手捕捉下这一刻的影像......

正如豆瓣网友所说,捧起一杯自调鸡尾酒,戴上耳塞,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夜店的氛围。

便利店调酒,是年轻人随时随处可get的微醺自由。

周五夜晚,在地处三里屯周边,邱天与他的朋友们费尽周折,却未能寻找到一间尚有空余座位的酒吧。彼时,北京已至深夜十二点,除了酒吧与KTV,他们再难觅得其他夜生活去处,唯有地图上标注的那两家24小时便利店可供选择。

寻得小区内的一间便利店,邱天购置了朗姆酒、伏特加以及威士忌,又添了青提味真露、椰汁、可乐和柠檬茶等物,并向店员索要了三个纸杯。手持所购之物,邱天与两位友人一同坐在了北京东二环的马路牙边。那时,街边店铺大多已闭门谢客,仅剩一家看似人迹罕至的烧烤摊位和一家面馆还保持着灯火通明。

他们三人并非同住一室,每当假日夜晚降临,他们不愿返回那狭小的出租屋。原计划前往酒吧小酌,然而此刻,他们无处可去,便在路旁,以三杯自调的长岛冰茶,开启了他们的夜晚生活。

邱天拿出手机播放音乐——“不愿在失意与孤寂中离世”,新裤子乐队的旋律在北京的深夜街头回荡。他们于街角的路灯下,搭建了自己的俱乐部。在畅饮完长岛冰茶后,无需更换酒杯,直接以椰汁调和朗姆酒,调制出独特的椰香饮品。邱天并不特别偏爱这种椰香饮品,觉得它过于甜美,相比之下,他更偏爱朗姆酒那苦涩的口感。

渐渐地,他们停止了交谈,沉浸在这段仅剩音乐的时光里,彼此间不再言语。街道上空无一人,无人留意他们的存在。对于整天在沉闷办公室中度过的人来说,此刻他们既微醺又清醒,初秋的深夜,空气中弥漫着树叶的香气,随着梧桐叶的飘落,所有的焦虑瞬间消散。这是一种真挚且自在的体验。

他们欣喜若狂,仿佛发现了无价之宝。于是,他们达成一致,约定在下周的周末再次相聚,届时将来到马路边,痛饮一番。

与邱天他们选择坐在马路边沿不同,小莫却偏爱独自坐在小区入口处的便利店中。

加班至深夜,小莫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抵达小区门口时,时间已是午夜十二点。他所居住的小区里,陈旧的建筑群密集排列,四周寂静无人,唯有小区周边的两家便利店依旧灯火通明。

步入便利商店,取下一瓶朗姆以及真露,随意挑选了柠檬茶和椰汁,并向店员索要了一个纸杯。

小莫并不刻意遵循所谓的调酒规则来调制单一酒品,他更倾向于随心所欲地混合,结果常常出人意料地美味。喝得有些微醺,他便直接倒在桌子上小憩片刻。等他醒来时,已过去半小时,有时,当看到她醒来,便利店里的阿姨便会上前提醒她,有热奶茶可以享用。

对于经常加班的小莫而言,深夜时分的那家便利店便成了她心灵的慰藉之所,在那里,她可以品尝一杯精心调制的酒水,借此驱散一天的疲惫与寂寞。

小莫回想起自己初次在深夜踏入那家便利店,那位店员阿姨正指导一位年轻同事如何操作咖啡机。当时,小莫渴望一杯热饮,却发现已经售罄。阿姨随后告知她还有热奶茶可供选择。最终,她挑选了自调的“长岛冰茶”,并对凌晨一点在便利店微醺的感觉情有独钟,伴随着那些未知的慢摇旋律。

有人沉醉于便利店调制鸡尾酒的浪漫氛围,开启了深夜时段的便利店食堂模式,沉浸于全天候微醺与自在的愉悦之中;同时,有人发现了街头马路牙子上的饮酒宝地。此外,还有人仅仅因为便利店调酒的实惠而深深喜爱。

和咖啡店一样,酒吧也属于舶来品,而舶来品的共性就是:昂贵。

在知乎平台上,有用户提出了疑问:“为何海外的酒吧普遍是大众可以随意畅饮几杯的场所,而我国许多酒吧却演变成为了高消费的娱乐空间?”

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观点指出,我国酒吧的经营并非仅限于单一商品销售,而是涵盖了众多人工服务、高昂的租金(尤其是在黄金地段)以及部分所谓的“智商税”。

国内酒吧通常选址于繁华的商业区,即便位于五环之外,其豪华的装潢也能让一瓶普通的锐澳酒显得格外珍贵,价格也因此节节攀升。在北京,一杯莫吉托的价格从六十到七十元不等,甚至更高,若是连喝几杯再加上点小吃,没有两三百元是难以打发的。不少工薪阶层在酒吧消磨数小时,一天的辛勤所得就此付诸东流。

高昂的消费水准,让年轻人喝上一杯酒变得越来越难。

随着酒价持续攀升,海伦司这家由90后消费者捧红的上市公司应运而生。其特色在于价格亲民,自酿啤酒仅需7至8元一瓶,科罗娜则售价9至8元。不仅如此,海伦司的店铺多选址于繁华商圈的隐蔽角落,或是直接开在学校周边。

便利店中的调酒服务,与年轻人热衷的's和瑞幸咖啡相似,价格低廉是其首要驱动力,便捷的获取途径则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年轻人来说,便利店就像是午休时在公司周边小憩、下班后回家的路上随手调制一杯鸡尾酒的绝佳场所。

工作了一整天,李淳有时会与同事们相约前往酒吧畅饮。点几杯酒,再来点小吃,若选择卡座,那“最低消费”便高达数百元,这让李淳逐渐感到经济压力:“虽然享受了那份情调,但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空虚感,卡座费用实在太高,几乎耗尽了一天的收入。”

在乘坐返程出租车时,李淳才意识到自己最初的目的仅仅是寻找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若在从酒吧归来的途中,总是沉浸在对支付记录的失落中,那么这种放松又有什么价值呢?这不过是增添了一丝烦恼,带来更多焦虑。自从沉迷于便利店调酒,李淳仿佛将“酒吧”搬进了自己的家中。

李淳最享受的时光,莫过于在自己租住的屋子里,打开一包仅需五元的花生米,再加上自己调制的“海风”饮料,如此一来,便能完美重现酒吧里的欢乐氛围。无需消费最低限额,他的快乐便无边际。

根据小红书某位博主提供的通用配方,制作罗森的酒饮需准备:一个罗森品牌的冰杯、一瓶迷你装的酒品(如百利甜、金酒、野格等)、一瓶软饮料(例如雪碧、柠檬茶、可乐等)以及一些水果口味的冰球。这样的组合,其制作成本仅需约30元人民币。这无疑已经成为了便利店调制酒饮中的佼佼者。

当部分人沉溺于自制“长岛冰茶”带来的愉悦之际,另一些人却无法忍受,他们直言不讳地称“便利店调酒为智商税”——在专业人士看来,在便利店自行调制的并非真正的鸡尾酒,比如那款备受欢迎的“伏特加加柠檬茶”,根本不足以被称为长岛冰茶。

在众多小红书上的热门“便利店自调酒”教学视频下,评论区里常常会出现关于“这样饮酒会不会导致腹泻”的疑问。

这种轻视与“初涉钓鱼的年轻人往往在电商平台购买第一根鱼竿”的情形相仿,总有一些经验丰富的钓鱼爱好者对此不屑一顾:“这能称作钓鱼吗?你难道以为只需在拼多多上花一百多元购置一套渔具,便能够真正体验钓鱼的乐趣?”

未免既骄傲,又有些过于严肃,最后除了扫兴什么作用都不会有。

遗憾的是,年轻人最不需要的就是种种限制。当“资深饮酒人”因红酒兑雪碧的糟糕行为而愤怒地尖叫时,那些热爱便利店调酒的年轻人却已经拿起葡萄汁和伏特加,准备随心所欲地享受他们的快乐时光。

若有人询问其口感如何,或许并不算特别美味,甚至不及酒吧中盛放在玛格丽特杯与马天尼杯中的佳酿那般考究。然而,这却是一份仅需三分钟便能完成的杰作,一份只需二十元便能获得的愉悦。

钻个洞,将小瓶的基酒直接注入饮品之中,即便漫步在繁华的街头,也能手握一杯鸡尾酒,步履轻盈,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图源/小红书博主 猫鱼灰

节省时间、降低开支、操作便捷,加之亲手制作的无限乐趣,正是年轻人热衷于便利店调酒的关键所在。调酒带来的愉悦,既包含了随心所欲体验微醺之乐和穷学生特有的快乐,也在于享受随心所欲调配的乐趣。在他们看来,调酒就如同阿甘所言:“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预知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在便利店诞生的这杯混合饮品,由旺仔牛奶、君度力娇酒、真露竹炭酒、气泡水和软糖组成,其独特的风味在调酒配方中难以寻觅。若不将养乐多与杰克丹尼调和,你将无法领略这种混合后竟如同变质香蕉的口感;同样,若不将野格与王老吉混合,你也无法感知这种组合竟会呈现出酒精与塑料混合的奇异味道。

便利店里的调酒服务,为在职场缝隙中奋斗的年轻人守护着那份微妙的醉意与自由。不愿踏入酒吧时,仍可品鉴一杯自调的欢愉;不愿浓妆艳抹的夜晚,也能享受一丝醉意带来的愉悦;即便囊中羞涩,也不必担忧将整日所得尽付杯中;独饮时无需忍受孤独的尴尬,亦无需勉强邀约他人同饮。

日暮时分,踏上了归途,途中难免心生绕行的念头,最终目的便是那家便利店中一杯名为“莫吉托”的饮品。

(阿绿、楚楚、邱天、小莫、李淳皆为化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