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酿酒之家元宇宙来袭,百润股份鸡尾酒承压,烈酒叙事待揭面纱?
7月30日,锐澳鸡尾酒背后的控股公司,即上海百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SZ),公布了2024年的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百润股份的总收入达到16.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减少了1.38%。在净利润方面,百润股份实现了4.0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3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同比减少了9.20%。
公司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几乎构成总收入九成的预调鸡尾酒业务表现不佳,其收入降低了1.42%。这种预调鸡尾酒的产品销量也下降了8.69%。
鸡尾酒业务面临挑战,市场将关注点转向了百润股份的烈酒产品,期待其发展。该公司曾告知投资者,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推出威士忌成品。不少证券分析报告也指出,百润股份的威士忌成品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向市场。
百润股份把未来的发展重心放在了威士忌项目上,可是这个项目已经筹备了将近八年,首批推出的威士忌酒需要经过三年的橡木桶陈年。威士忌和鸡尾酒这两种饮品的市场定位完全不同,威士忌的流通速度较慢,需要的资金投入也更大。这次尝试跨入新领域,最终结果还很难预料。
鸡尾酒承压
百润股份的核心业务包括鸡尾酒和食用香精两大板块。鸡尾酒板块主要依托锐澳品牌运营。2024年上半年,预调鸡尾酒(涵盖气泡水等品类)完成营收14.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2%,贡献了87.90%的整体收入。食用香精板块同期实现营收1.76亿元,较去年提升7.51%,收入占比为10.79%。
根据不同销售途径分析,今年上半年,百润股份在实体店铺领域获得收入14.30亿元,较去年提升7.03%。然而,在电商销售路径和即时消费领域,百润股份遭遇显著下滑,前者产生营收1.5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5.68%;后者创造收入2120.41万元,同比降低42.69%。
销售商那边,与2024年开头的2164家相比,到2024年6月时,这公司的销售商数量下降到了2116家。在这之中,华东区域的销售商削减得最为厉害,从年初的570家降低到了503家。
有关此前表现的变化情况,媒体联系了百润股份,在稿件发布时,仍未得到该公司的回应。
锐澳鸡尾酒涵盖了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微醺版、清新版和劲爽版,它们的酒精含量分别为三点、五点和八点。百润股份在2022年把这三种类型合称为“358度产品架构”,它们各自满足不同的饮用情境和需求,公司从此采用了更规范化的市场策略。
百润股份在2023年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强爽产品的强劲表现。2022年,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异常下降趋势。公司方面承认,当时疫情对其经营造成了显著冲击。在2022年年会上,董事长刘晓东指出,强爽在下半年销量激增。他同时透露,该产品绝大多数消费者为男性,且购买频率很高。
百润股份在其2023年的财务报告里,不止一次强调了强爽的迅猛发展。2023年期间,百润股份的整体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较前一年分别实现了24.85%和55.28%的显著提升。
低度酒需要粘性维持
强爽如今是百润股份鸡尾酒业务的核心产品系列。今年五月,百润股份的董事会秘书耿涛在一场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当前强爽产品线的市场占有率最为突出,微醺和清爽系列则排在后面。
然而今年,鸡尾酒市场增长势头不再持续,公司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揭示,百润股份整体收入提升了百分之五点五一,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却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八。
百润股份持续增加营销开支,不过销售成本占比在逐步上升,推广活动的成效变得不理想。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达3.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支出增长了19.87%,成本占比为24.39%。去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3.31亿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45.91%,成本占比则为20.07%。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谈到,低度酒应当明确主要的目标群体,同时也要锁定恰当的消费情境,否则很难实现稳定的发展。
锐澳所在的低度酒行业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曾一度非常火爆。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2021年该行业完成了56笔融资,总共筹集了大约25亿元资金。其中,有不少品牌仅仅成立了一两年就获得了投资。然而到了2022年,低度酒的融资活动明显减少,相关事件数量降低到了个位数。到了2023年,融资情况更是跌到了极低的水平。
低度酒市场整体显得动力不足,用户忠诚度不高。虞坚指出,当资金热潮退去,低度酒若不能在品牌塑造上不断加码,或许会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渐被遗忘。当前,低度酒市场同类产品居多,进入市场的条件并不苛刻,许多品牌在风味和品质方面的特色并不突出。领先企业例如锐澳,需要争取更多顾客的认知,以此增加产品销售机会。要不断加大宣传和试用方面的投入,帮助购买者形成准确的品牌印象,使他们经常想到这个品牌,并且了解其显著的独特之处。
鸡尾酒的市场接受度不如啤酒,其目标客户群体更为有限。一位拥有九年酒类销售经验的专业人士透露,与啤酒相比,鸡尾酒的潜在消费者数量要少一些。近些年,锐澳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还算流行,但目前年轻人更倾向于探索不同口感的啤酒,例如清爽型啤酒和新鲜酿造的啤酒。
英敏特发布的《酒精饮料消费习惯—中国—2024》报告,于今年6月公布,其中提到,预调鸡尾酒的消费次数,在各类饮品中位列第四,排在前面的依次是普通啤酒、葡萄酒和果酒。
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中国区副总裁冯华青谈到,预调鸡尾酒虽然积极开拓新市场,但实际来看,白酒主导中式聚餐场合,威士忌等进口酒主攻酒吧环境,啤酒则常见于烧烤及朋友相聚时,这些主流饮酒场合的酒类选择比较稳定,新场合例如个人独酌、家庭联谊,在发生次数和参与人群上明显不如前述主要场合,这也是预调鸡尾酒行业进展缓慢的缘由。这种酒在购买者眼中常被赋予不甚好的看法,多数人习惯性视其为带有甜味的饮品,此类观念的存在,对这类产品未来的进步形成了制约。
冯华青还表示,预调鸡尾酒能否在未来赢得更广泛的普及,将决定这一品类是否拥有更旺盛的发展前景。
烈酒叙事
近些年,市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百润股份尚未公开的烈酒计划,而非鸡尾酒,这成为了投资者们期待的新焦点。
百润股份对以威士忌为典型代表的烈性酒类产业的投资,可以上溯到2017年。2017年,百润股份的全资附属企业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在四川邛崃着手建设烈酒类产业基地,该项目的投资额大约为5亿元。这个项目被称作崃州蒸馏厂,到了2021年才宣告落成,开始制造威士忌、伏特加等烈性酒。
该公司将威士忌作为主要推进方向。百润股份反复强调,其烈酒板块的布局遵循着“优先培育威士忌,确立高端烈酒市场地位,争做国内威士忌产业领头羊”的指导方针。
2021年,崃州蒸馏厂落成之后,首批威士忌开始入桶储存,这个环节需要持续至少三年时间,所以百润股份出品的威士忌目前还没有推向市场,根据百润股份之前的说法,这款威士忌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售,耿涛在一场业绩沟通会上谈到,对于威士忌成品,公司会优先推进麦芽威士忌和调和威士忌的品牌培育以及产品制作工作
百润股份在七年期间,针对烈酒领域,累计投入近20亿元资金,具体涵盖了崃州蒸馏厂的建设,以及烈酒(威士忌)和麦芽威士忌的陈酿熟成项目。
威士忌必须经过多年的木桶储存,因此百润股份的库存处理周期持续延长,这个指标已经从2020年中期财报中的82.20天增长到2024年中期财报的313.6天,今年第四季度,威士忌产品才会正式上市。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