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种快乐水对女性伤害翻倍,很多人天天喝(非可乐)

日期: 2025-09-13 21:03:36|浏览: 10|编号: 15713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注意!这种快乐水对女性伤害翻倍,很多人天天喝(非可乐)

然而,鸡尾酒是否真的难以使人喝醉?它是否比其他酒类更受女性青睐?我们是否可以安心饮用?现在就逐个探讨。

鸡尾酒是什么?

其实,这些调味酒、便利店调酒,本质就是鸡尾酒。

鸡尾酒属于调制饮品,一般包含一种或多种酒基,这些酒基多为烈性酒,并且会搭配果汁、糖水、碳酸饮料、能量饮品等辅料,整个过程由调酒师通过特制手法完成混合。

可以把它看作是“酒品的调制”:基酒好比是中心食材(比如牛排或鱼)。利口酒、果汁等则像是佐料和配料(比如黑胡椒酱或柠檬黄油酱)。装饰品像是盘边的点缀和装饰(比如香草或花饰)。借助“调酒”手法,将这些成分融洽地融合,就能制作出一杯味道特别、样子好看的饮品。

[]

这些鸡尾酒宣称喝“不醉人”,真的好吗?

这些鸡尾酒,表面看去,从构思到宣传,都打着照顾女性的旗号,实际上,却设下了巧妙的圈套。

误区一:出众外貌——将“饮酒”伪装成“高雅生活格调”,使人降低防备

社交平台上,鸡尾酒常被称作“仙子饮品”“摄影利器”“仪式感十足”,例如,粉色与紫色渐变的“玫瑰特调”、宛如夏日黄昏天边云彩的“日落飞驰”、撒有金粉的“月光酿”、点缀鲜花“春日限定”——每一杯都似“掌中珍品”,不仅外观出众,令人垂涎欲滴。

这其实设下了一个圈套,标榜的“低度数”“水果香”“不易醉”,使女性产生“少量饮用无妨”的错觉,许多女性又看中它的外形漂亮、拍照效果佳、不容易醉,因而降低了戒心。

圈套二:诱人滋味——借助甜味和水果气息“隐藏”酒精成分,使人不知不觉过量摄入

不少女性对饮酒反感,特别是烈性饮品,诸如白酒,主要源于其味道过于浓烈,口感辛辣,难以接受。

为了取悦女性,鸡尾酒会掺入许多果汁、糖浆、椰奶之类,使得酒精气息变得不明显。

图片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例如,一款名为“椰林飘香”的饮品包含 45ml 朗姆酒(40%酒精度),60ml 菠萝饮品,20ml 糖水,品尝时感觉如同加了酒的奶昔;而一款称作“海风”的饮品则由 45ml 伏特加(40%酒精度),60ml 西柚饮品,90ml 覆盆子饮品调制而成,入口仅能感受到果味和甜度,丝毫不会察觉酒精的存在,这种现象导致许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饮用了过量。

鸡尾酒“不醉人”,危害不小

“喝不醉”的错觉,反而让你摄入更多酒精

甜感、酸感、带气的感觉会模糊鸡尾酒中的酒精含量,让人在短时间内不知不觉喝下很多酒精,从而更容易发生急性酒精中毒,可能会感到头脑昏沉、恶心想吐、失去意识。

酒精的危害没有安全剂量

国际公共卫生机构认定酒精属于一类致癌物质,哪怕微量也会增加口腔、食道、乳腺、结直肠等器官患癌的可能。最新科学观点指出微饮亦损害身体机能,换句话说,最为稳妥的摄入方式是零饮酒,不喝酒才能维护身体健康。

女性更容易醉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肝脏会分泌乙醇脱氢酶,这种酶能够将酒精成分氧化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会转变为乙酸,乙酸随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酒精就完成了整个代谢过程。

由于生理构造存在差异,女性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相对较低,因而酒精分解过程会迟缓,最终表现为女性在饮酒后更容易出现醉酒现象。

女性的死亡增长率高于男性

根据美国统计,2016至2021年间,每年因酒精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稳步上升,增幅接近三成,从2016-2017年的137,927例提升至2020-2021年的178,307例,年龄标准化死亡比率也从每十万人口约38人上升至48人。同期,男性死于酒精摄入过多的人数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由每年九万四千三百六十二人增至十一万九千六百零六人;女性因酒精摄入过度而离世的人数提升了百分之三十五,从每年四万三千五百六十五人上升为五万八千七百零一人。

尽管男性因酗酒而离世的情况远超女性,不过女性因酒精引发死亡问题的增长速度却比男性更快,提醒女性朋友们需要提高警惕。

高糖高卡,鸡尾酒还会“养胖”你

为了抵消酒精的刺激感,鸡尾酒里加入的糖分和椰奶,让它的热量值相当可观,同时酒精会减慢身体分解脂肪的速度,还会让人吃得更多,造成更多脂肪堆积在体内,这对女性维持体型是个不小的麻烦。

图片

来源:小红书截图

比如,常见的鸡尾酒:

椰林飘香,需要添加椰奶、菠萝汁和椰子糖浆,一杯的脂肪比例大约是 20%,含糖比例大约是 30%。

· 落日飞车:要加入橙汁、糖浆,含糖量都在 30% 左右。

如何看待鸡尾酒?

整体而言,鸡尾酒虽然外表吸引人、口感甜美,但它并非一种有益健康的饮品。若仅仅因为“形象出众”“他人推荐”就忽视其潜在的健康危害,那么这样做的代价就太大了。

建议大家在喝鸡尾酒等酒精饮品时注意: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不要喝酒

[]

务必注意,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对酒精更为敏感,受到的伤害更为严重,因此这些人群应避免饮酒。

适度喝,不要贪杯

要是真的要尝试,务必小心谨慎,千万别把它当作普通饮品随意饮用,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分量。

务必留意每日酒精摄取量须低于十五克,具体而言,若是啤酒(含酒精浓度四成),则限制为一瓶四分之一容量;若是葡萄酒(含酒精浓度十二成),则限制为一杯四分之一容量;若是白酒(含酒精浓度三十八成),则限制为一两五十毫升;若是高度白酒(含酒精浓度五十二成),则限制为三十毫升。

含有 15 克酒精的不同酒量

图片

类型

含有 15 克酒精的量 /毫升

图片

啤酒 4% (计)

450

葡萄酒 12%(计)

150

白酒 38%(计)

50

高度白酒 52%(计)

30

图片

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喝酒之后,多喝水

饮酒之后要补充水分,因为酒精分解需要经由肾脏产生尿液,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加速酒精的代谢过程。

不劝酒不拼酒

相聚之时,场景活跃常常伴随互相劝酒比酒之举,不过务必不要参与此类活动,每年都有因比酒劝酒而引致丧生的案例。

出自科普中国,执笔者为阮光锋,担任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及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经张宇核查,张宇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兼博士,同时也是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和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