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澳增速放缓!鸡尾酒大热之后,是否暗藏危机?
百润股份最近发布通告,今年1月至9月的净利润预估从8.5亿至9.6亿,调整为6.71亿至7.38亿。参照其上半年披露的净利为6.12亿,这个调整表示,锐澳鸡尾酒今年第三季度的盈利预计在6000万和1亿之间。
这一消息的传出,标志着鸡尾酒市场正式步入寒冬期。事实上,自今年5、6月份起,业内众多品牌,诸如锐澳、冰锐,其终端销售明显放缓,销量急剧下降。新兴品牌例如黑牛(达奇)、汇源(真炫)、喜之郎(MIKO)、欢乐家等,起步不顺,业绩表现不佳;而一些老字号品牌,比如蓝精伶、红广场、动力火车,也遭遇业绩下滑困境,运营十分艰难。年初时一路顺利,各方面都表现很好,但现在人们不禁要问,鸡尾酒行业为何会陷入困境?
个人认为,鸡尾酒市场最近这段起伏不定的走势,除了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外,主要还是行业自身出了问题。从2013年开始,意外之喜降临了,一部《爱情公寓》带动了整个预调鸡尾酒市场。不过,好运降临了,但人们却毫无准备。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队伍,全都涌了进来。大家急于求成,四处扩张。大众追捧热门剧集、综艺娱乐、知名艺人,关注风险投资、大众筹资、小型股市场,热衷互联网融合,新媒体推广、淘宝天猫微店,却似乎无人潜心探究鸡尾酒全球的源流、当前状况及未来趋势,也无人专心打造全球顶尖行业革新之作。
产品是品牌传递的媒介,是企业进步的起点。在速食品制造过程中,味道是首要最要紧的部分。这种情形,恰恰是大众最不重视的环节。
任何知名企业旗下,都存在一款核心商品作为其基石,或称王牌产品,或誉为镇牌之宝。比如康师傅的冰红茶,娃哈哈的营养快线,脉动的橘子口味的饮料。一个显著的案例是,当年健力宝第五季推出了多种口味,十余年后仅剩番石榴味,至今依然流行。十多年前广东地区曾有一款新西兰预调酒(当时称作苏打酒)品牌名为紫星,一度非常畅销。锐澳如今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蓝玫瑰的贡献。蓝精伶今年六月推出一款芒果风味的重磅产品,凭借其出众的滋味,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许多许久未曾联系的老顾客在得知消息后纷纷回归,部分经销商更是主动提出一次性结清全年的订货款,以此争取省级总代的位置。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这款产品显得格外亮眼,实现了逆势增长。
口感可以说是鸡尾酒产品最核心的要素,然而行业内普遍对此缺乏重视,态度随意且急功近利。据本人所见,至少有两家大型企业,其鸡尾酒口感完全依赖外包工厂调配;而这些工厂,又只派一位负责行政事务的副总监负责所谓的“研发”;某家斥巨资请明星代言的公司,将旗下饮品作为员工节日礼品发放,结果员工们宁愿直接丢弃也不愿品尝。
我们曾对顾客进行过走访,多数人表示,仅锐澳这类品牌值得称赞,其余低端产品口感欠佳。这类不注重风味、品质低劣的饮品充斥市场,给整个鸡尾酒市场带来负面效应,最终引发了行业整体的衰退。
冬季已经降临,躁动不安的思绪也该沉静下来些了。哈根达斯之所以成为哈根达斯,高希霸之成为高希霸,拉菲之成为拉菲,并非源于它们宣传做得出色,也不是因为它们的外包装设计精美,更不是由于它们对互联网技术运用得当。它们之所以能够赢得顾客的青睐,仅仅是因为它们赢得了顾客的味蕾!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鸡尾酒领域最需要的不是什么新颖的想法或概念,而是一个优质的产品,一个味道出色到能让绝大多数人尝过就喜欢的爆款饮品。仅此而已。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