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非可乐快乐水对女性伤害竟翻倍,你或许天天在喝?
鸡尾酒真的喝不醉?并且更适合女性?到底能不能放心喝?
鸡尾酒是什么?
[]
鸡尾酒属于调制饮品,一般以一种或多种烈性酒作为基础,再搭配果汁、糖浆、苏打水、能量饮品等辅料,通过调酒师的精心调制融合在一起。
“不醉人”的鸡尾酒,真的好吗?
这些鸡尾酒,从构思到宣传,虽然都打着照顾女性的旗号,但都暗藏针对女性的圈套。
美丽外表,把饮酒行为,伪装成高雅生活态度,使人降低防备
这种产品宣传的“含酒精量低”“水果香气足”“不会醉”,使女性产生“少量饮用无妨”的错觉,很多女性又因为它外形吸引人、“拍照效果佳”、不容易醉而降低戒备心。
圈套二:甘美滋味——借助甜味和果味“蒙蔽”酒精感,使人不自觉地饮过量
许多女性对酒精不感兴趣,特别是高度酒,所以为了博得女士们的青睐,调制鸡尾酒时会掺入许多果汁、糖水、牛奶等,以此掩盖酒气。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鸡尾酒“不醉人”,危害不小
“喝不醉”的错觉,反而让你摄入更多酒精
甘甜、酸涩、带气的感觉会模糊鸡尾酒中的酒精含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短时间喝下许多酒精,反而更容易引发急性酒精中毒。
酒精的危害没有安全剂量
国际公共卫生机构认定酒精属于一级致癌物质,哪怕微量也会增加口腔癌、食道癌、乳腺癌以及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几率。
[]
酒精一旦被吸收,人体内的肝脏就会产生乙醇脱氢酶,这种酶能够把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氧化成乙醛,乙醛接着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乙酸,乙酸随后被进一步分解,最终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分,这样酒精就被完全排出了体外。
由于生理构造存在差异,女性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相对较低,因此她们分解酒精的速度会减慢。
女性的死亡增长率高于男性
根据美国统计,2016至2021年期间,每年因酒精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显著上升,增幅接近三成,具体表现为从2016-2017年的137,927例增至2020-2021年的178,307例,同时每十万人的年龄标准化死亡比率也从38人上升至48人。同期,男性因酒精中毒离世的人数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由每年的九万四千三百六十二人上升至十一万九千六百零六人;女性因酒精中毒离世的人数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五,由每年的四万三千五百六十五人上升至五万八千七百零一人。
高糖高卡,鸡尾酒还会“养胖”你
为了减弱酒精的刺激感,鸡尾酒里加入的糖分和椰奶,让鸡尾酒的热量相当可观,与此同时,酒精会减慢身体对脂肪的分解,还会刺激人的食欲,进而造成更多脂肪在体内积聚。
如何看待鸡尾酒?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不要喝酒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尽量不要喝酒。
孕妇、产妇以及儿童群体,对于酒精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这些人群应当避免摄入酒精饮品。
适度喝,不要贪杯
如果实在想体验,注意悠着点、保持警惕。
每天的酒精摄取量要控制,别超过 15 克,比如喝啤酒,选 4% 浓度的,一次别超 4 两();要喝葡萄酒,选 12% 浓度的,一次别超 4 两();要是喝白酒,选 38% 浓度的,一次别超 1 两(50ml);要是喝高度白酒,选 52% 浓度的,一次别超 3 汤匙(30ml)。
含有 15 克酒精的不同酒量
类型
含有 15 克酒精的量 /毫升
啤酒 4% (计)
450
葡萄酒 12%(计)
150
白酒 38%(计)
50
高度白酒 52%(计)
30
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喝酒之后,多喝水
酒精代谢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多喝水能更快地代谢掉酒精。
不劝酒不拼酒
务必不要主动劝诱他人饮酒,更不要参与酒桌上的比拼,每年都有因这类行为而造成死亡的案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