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市场大火,预调鸡尾酒还有翻身机会吗?

日期: 2025-09-25 14:06:54|浏览: 104|编号: 15741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酒水市场大火,预调鸡尾酒还有翻身机会吗?

酒类饮品领域中,预调鸡尾酒属于一个细分市场,与白酒、啤酒、红酒这些主要品类相比规模较小,整体市场规模大约为两亿元。尽管市场体量不大,但由于2015年前后的大力宣传,其知名程度却相当高。虽然许多人没有实际品尝过鸡尾酒,不过他们很可能都接触过鸡尾酒的广告宣传。

说及“从前”,缘于近些年,各类宣传物料已鲜少出现。时值烈酒市场风头正劲之际,调制鸡尾酒是否仍对众多投资人士具有吸引力?

预调鸡尾酒,尚未走出“身份”困局

预调鸡尾酒,也叫作 -to-,或者缩写为 RTD,是用洋酒作为基酒,比如朗姆、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再混合橙子、柠檬等果汁调制而成的酒饮,酒精度数通常不超过10%这种酒属于配制酒中的“其他类配制酒”。这种酒通常是以发酵类饮品、蒸馏类饮品或食用酒精作为基础,再掺入各种不同成分来调整原本酒体的口感和香气,可以看作是一种经过改良的饮料酒。

预调鸡尾酒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欧洲大陆,90年代起陆续传入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歌舞厅、酒馆以及娱乐场所。进入21世纪初期后,这种饮品慢慢在国内销售,但市场一直比较冷清,2006年全国的销量才刚超过一百万箱。2011年以后,通过持续的口感调整和广泛的市场宣传,预调鸡尾酒凭借其酒精含量不高、选择丰富、饮用简单等优势,慢慢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有时甚至被视为“潮流、创新”的象征,步入快速扩张阶段。

2013至2015年间,预调鸡尾酒市场实现了迅猛扩张,全国销量接连跨越千万箱、两千万箱的关口,使该品类在整个酿酒产业的收入比重一度达到百分之零点五。2016年,行业“过热”现象降温,销量急剧萎缩。到2020年,全行业销量维持在2000万箱,仍未超越2015年的峰值。

当前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活跃着一些知名品牌,例如“RIO(锐澳)”、“百加得冰锐”、“Jack ’s(杰克·丹尼)”以及“三得利和乐怡”等,在这些品牌中,RIO(锐澳)鸡尾酒占据着主导地位,其销量在2019年达到了极高水准,市场份额高达84%。

RIO鸡尾酒的年销量情况跟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基本相同,2012到2015年期间实现了迅猛发展,2016年遭遇了急剧下滑,随后的几年逐步回升,到了2020年才勉强回到2015年的状态。

二零一六年间,RIO鸡尾酒销量显著下滑,这既暴露了企业当时管理方式上的不足,在某种层面上也揭示了鸡尾酒品类的普遍状况,就是说,这类作为创新产品的预调鸡尾酒,其市场接受速度远未达到先前预期的水平。

2013年前后,预调鸡尾酒行业刚开始兴起,一些研究机构便预计,到了2020年,国内该类产品的销量将有望达到1.5亿箱,相关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元门槛(依据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业研究报告2013》以及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其它酒业浅析》发布的信息)。然而现实情况是,2020年整个市场的总量仅仅超过了2000万箱,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在于产品市场定位方面存在偏差。

预调鸡尾酒作为配制型饮品,其长处在于兼具酒和饮料的特征,对那些不常饮酒却渴望体验的年轻人颇具诱惑力,然而新鲜感过后,顾客的流向无非是选择饮酒或者选择喝普通饮料,因此这种长处反而成了短处,预调鸡尾酒既难以被视为酒,又难以被视为饮料,在新鲜感消退之后,无法有效锁定主要消费群体。

嗜酒者认为,预调鸡尾酒是混合了果味的饮品,不如白酒、啤酒和红酒那样纯粹,所以不算真正的酒;对于不能喝酒的人而言,预调鸡尾酒也被视为酒。因此,在需要饮酒的场合,人们会挑选不含酒精的饮品;而在不能饮酒的场合,人们只会饮用不含酒精的液体。

对于所有面向速食市场的饮品来说,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加更多使用情境和覆盖更多目标群体”,而预调鸡尾酒,在这方面却遇到了阻碍。

发展前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预调鸡尾酒是否一定没有未来呢?自然不是。

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自2016年经历大幅下滑后,持续呈现逐步回暖的态势。以RIO鸡尾酒为例,其销量自2019年开始,每年较上一年增长幅度稳定在30%到40%的区间内,显示出积极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若将我国与日本等已发展成熟的市场进行参照,2019年国内人均预调酒饮用量仅为0.085升,该数值仅为日本等市场平均水平的0.65%,由此可见,我国预调酒市场存在显著的增长潜力。

因此,仅就产品特性而言,预调鸡尾酒或许会变成一种不上不下、缺乏吸引力的商品,也可能凭借自身特色开辟全新的消费领域,这两种前景都存在可能。最终结果如何,关键在于市场的引导和培养,这需要行业领军企业投入巨大资源,至于能否成功,目前尚无定论,由此带来了投资上的风险。

虽然它被归类为酒水,但预调鸡尾酒的酒精含量不高,风味丰富多样,可以随时开启饮用,其目标人群和饮用场合与传统白酒存在显著差异。从开拓市场的角度来看,预调鸡尾酒与饮料行业更为接近,应当注重市场引导,不断进行产品研发,着力培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1、市场培育持续发力

对于刚开始进入市场的快速消费品新品,人们了解的程度影响着市场能走多深和多广。事实上,2013至2015年间预调鸡尾酒迅猛发展,这与当时RIO鸡尾酒广泛且密集的市场推广活动紧密相连,通过在热门影视作品(例如《爱情公寓》)中植入广告,借助当红明星代言,以及在综艺节目(比如《奔跑的兄弟》、《天天向上》)里植入产品,RIO迅速吸引了众多寻求新奇的年轻消费者,市场呈现急剧扩张态势。

新鲜感过后,市场需求迅速恢复平静,造成渠道库存严重滞销,2016年渠道全力消化积压,RIO对渠道的供应量远小于直接对消费者的销售量,公司财务状况显著变差,销售成本比率一度飙升到97%,进而促使公司大幅削减宣传开支,市场活动效果大打折扣,预调鸡尾酒这种方兴未艾的饮品类别很快被消费者遗忘。

现在国内预调鸡尾酒的主要购买者还是18岁到35岁的年轻人,他们主要在聚会、派对等场合消费,并且逐渐开始在家里独自饮用或日常饮用,市场培育还处在初步阶段,以后还需要不断努力。

2、产品创新事关终局

饮品行业角逐残酷,既有成熟品类不断推陈出新,也有新式饮品接连问世,市场虽广阔,但赢得一席之地并非易事。预调鸡尾酒作为一类新兴产品,现已初步建立自身地位,然而要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深化发展,必须依靠产品革新不断激发消费需求。

对于即饮型便捷食品来说,风味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鸡尾酒饮料的风味,源自调制环节中酒基、果浆等成分在气味、滋味、颜色等层面的融合,其味道种类丰富多样。

以RIO鸡尾酒为例,这款饮品秉持着"口感更佳的酒=果味成分+气泡质地+酒精感受"的构思,选用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朗姆等作为酒基,搭配果汁、香料等调制出多种特色口味,用以满足顾客在不同情境下的饮用偏好。

RIO鸡尾酒旗下设有多个产品线,包括微醺系列、经典系列、强爽系列、清爽系列、经典罐装系列以及本榨系列,涵盖了五十余种不同的风味,酒精浓度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不等。经典瓶装产品主要面向聚会等场合,而微醺系列产品则适合个人独酌,适用于日常饮用环境。

2016年以后,预调鸡尾酒的销售额逐渐回升,不过因为各种软饮料和酒精饮料不断涌现,这种饮品的发展前景,一直存在很多疑问。

代表性龙头:百润股份

RIO(锐澳)属于巴克斯酒业旗下品牌,最初成立于2003年,由百润股份创办(占股60%),历经多次股份调整,到2006年转变为其完全控股的企业。2009年,百润股份把巴克斯酒业的全部股份卖给包括公司实际控制者在内的17位个人股东。2015年,百润股份再次购入巴克斯酒业全部股份,从而获得了“RIO(锐澳)”这个预调鸡尾酒品牌的所有权,公司由此形成了预调鸡尾酒和香精香料两大核心业务共同发展的模式。

2016年,由于预调鸡尾酒业务出现显著变化,百润股份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总收入较上年减少百分之六十一,净收益也从盈利五亿元转为亏损一亿四千七百万元。从2016年开始,伴随预调鸡尾酒业务逐步恢复,百润股份逐渐摆脱了经营难题。

经过数年调整,百润股份完成了从B2B到B2C的演变,其业务重心从香精香料供应和经销商销售预调鸡尾酒,转向了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市场,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以及费用控制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

2021年上半年度,RIO鸡尾酒售卖了1139万箱,较去年增长了56%,半年度销量达到了历史峰值;公司获取净利润3.68亿元,同比提升了73.7%,这是自2016年以来表现最为出色的经营成果。

公司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市场方面作出了正面回应。从2018年的低谷时期到2021年的峰值阶段,股票价格累计增长幅度最大时达到了16.9倍。

公司现时以“成为全面的原料供应企业”为长远发展方向,业务范围持续拓展,除了供应调制鸡尾酒的基酒和风味调料,还增加了无气饮料的品类,现阶段正在筹备伏特加和威士忌的酿造设施,同时也在开展威士忌的储存陈化业务,预计未来会推出具有年份标识的威士忌饮品。

然而,不论公司业务如何布局,未来三五年间,预调鸡尾酒始终是左右企业盈利状况的关键所在。现阶段预调鸡尾酒市场尚处萌芽期,其后续能否实现规模扩张、具体何时能达成目标,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

但有利之处在于,论及国内市场,提及鸡尾酒,多数顾客脑海里浮现的仅有一个品牌,即RIO鸡尾酒。从品牌塑造角度审视,RIO已构筑起稳固的品牌护城河,倘若预调鸡尾酒市场得以繁荣,RIO鸡尾酒极有可能随之兴盛。

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参与投资要小心。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仅用于思想沟通,并非针对任何个人的投资指导。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