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澳母公司大动作!实控人拟 14.7 亿元转让部分股权,威士忌能成救星?

日期: 2025-10-01 21:04:33|浏览: 79|编号: 15756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锐澳母公司大动作!实控人拟 14.7 亿元转让部分股权,威士忌能成救星?

最近,以“一个人的小酒”走红市场的RIO(锐澳)的母公司百润股份,发布了一项重要公告,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公告内容是,百润股份的大股东刘晓东,打算卖掉自己手里的6300万股百润股份,这个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6.01%,卖出的价格是14.7亿元。关于这次股份变更的缘由,企业解释说目的是为了优化上市公司的股东构成,并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公司进步。

百润股份始终把预调鸡尾酒当作核心产品线。公司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并在金融市场上获得重要地位,锐澳鸡尾酒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相关资料统计,锐澳曾经为百润股份创造的收入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不过,随着低度酒风潮的兴起,以预调鸡尾酒、碳酸酒、果酒、米酒等构成的“轻酌市场领域”正变得越来越竞争激烈。近些年,百润股份的预调鸡尾酒销售状况出现下滑。在市场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百润股份开始将重心放在烈酒产品上,希望开拓新的发展路径。

实际控制人计划以十四亿七千万元的价格出售部分股份,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所降低

根据公告内容,刘晓东计划以协议转让手段,将持有的630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6.01%)连同所有相关股东权益,一并转移给刘建国,交易总金额达14.70亿元,每股作价23.337元。这笔股份转让的金额,是按照协议签署前一日该上市公司股价收盘价的九折标准来确定的。

这次股份调整之后,刘晓东的股份占比会从40.59%减少到34.58%,他依然会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者;刘建国则将会变成公司持股达到5%以上的股东。

根据现有信息,刘建国掌控了上海奔腾企业集团的全部股份,并且他还拥有上市公司本间高尔夫将近百分之三十九的股份。

百润股份说明,这次出让是为了让上市公司股东构成更多元,并吸引能推动公司进步的力量;刘建国这次的购买行为是长期的资金投资,他不会干预公司的经营决策。

提及百润股份,该公司曾借助预制鸡尾酒品牌锐澳,在鸡尾酒领域迅速崭露头角,股价也随之不断攀升。根据资料统计,从2011年3月百润股份公开募股至今,其股票价格总共增长了803%。

2015年,百润股份把预调鸡尾酒业务整合进上市公司体系,紧接着,预调鸡尾酒业务和香精业务变成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2015年百润股份的总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了显著提升,同比分别增长了107.28%和74.36%。

但是,过去两年间,酒类行业进入重大调整阶段,同类产品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百润股份的经营增长速度显著减慢。

根据统计信息,2022年公司总收入相较前一年减少了百分之零点零四,2023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五点八五,而到了2024年又下降了百分之六点六一;归属于股份公司层面的净利润在2022年比上一年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四,2023年提升了百分之五十五点二八,但在2024年又回落了百分之十一点一五。进入今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和归属于股份公司层面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下降,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百分之八点五六和百分之三点三二。

预调鸡尾酒业绩承压,押宝威士忌赛道寻找新“爆款”

百润股份率先在国内推出预调鸡尾酒,这一产品成为公司收入支柱,地位至关重要。2015年,预调鸡尾酒对公司整体营收的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公司经营重心高度聚焦于该市场领域。

不过近些年,随着低度酒流行,由预调鸡尾酒、带气葡萄酒、果酒以及米酒构成的“适度饮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预调鸡尾酒行业也面临困境。

根据财务资料,百润股份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其预调鸡尾酒(含气泡水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2.57亿元、28.84亿元和26.77亿元。在这段时间里,2022年和2024年该产品的营收都出现了较上一年的下降。另外,公司在2024年预调鸡尾酒(含气泡水等)的销量也出现了减少的情况。

当前鸡尾酒市场发展迟缓,百润股份已将注意力转向威士忌这类高度酒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希望发掘新的畅销产品,以此开拓新的市场增长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记者留意到,百润股份于一月和六月,先后推出了“百利得”单一调和威士忌系列,以及“崃州”单一麦芽威士忌系列,总共发布了超过十个不同产品型号。

据了解,这些威士忌产品均由成都的崃州蒸馏厂生产。这个厂区面积广阔,达到219亩,是中国境内规模最为宏大的威士忌酒厂。它还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同时配备麦芽壶式蒸馏设备与连续式柱式谷物蒸馏设备的酒厂。今年6月,崃州蒸馏厂的累计灌桶量已经达到了50万桶。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半年报所公布的内容表明,公司主要运营的商品种类里,原先称作“预调鸡尾酒(含碳酸饮料等)”的部分,现已更名为“酒类商品”,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公司对威士忌等高度酒业务的关注程度正在提升。

目前,国内威士忌市场主要由帝亚吉欧、保乐力加等国际品牌主导,本土威士忌的市场份额比较低,百润股份可能瞄准了威士忌快速增长的领域中,国产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潜力。

根据《中国威士忌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我国威士忌酒的市场体量已经从2013年的12.88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55亿元。与此同时,国内威士忌制造项目数量也从2023年的24家增加到了2024年的45家。

然而,酿造威士忌行业存在进入门槛高、生产周期长的问题,这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并耐心等待;此外,除了国际知名企业,青岛啤酒、洋河股份、郎酒等国内公司也积极拓展,威士忌市场角逐异常激烈。业内普遍预测,首批国产威士忌产品预计在2025年前后集中推出,接下来两三年内或将迎来国产威士忌大规模上市的阶段。

新入局的参与者持续增加,各式新产品不断面市,百润股份是否能在国产威士忌领域中赢得一席之位,这一点,《每日经济新闻·将进酒》的记者也会继续追踪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