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闪烁下,海明威曾居住过的哈瓦那究竟怎样?
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的哈瓦那,究竟美在何处?
初次抵达此地,顿感分外平和恬静。不论是在哈瓦那古城中漫步,抑或屡次经过那声名显赫的海滨长廊,这座城市始终保持着静谧祥和。即便在最拥挤的观光地点,比如阿马斯广场树荫之下,也只见售卖古籍的书摊,摊主与选书的访客皆沉浸于阅读,四周寂静无声,听不到任何叫卖喧嚣。
8月13日正值卡斯特罗的八十五载诞辰,哈瓦那依旧安详,不见任何庆祝活动,没有装饰性的灯火,也没有民众的呼喊和旗帜飘扬。不过我们随机询问了数位当地居民,他们全都清楚这一天是卡斯特罗的诞辰纪念日。
哈瓦那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较新的区域,另一个是较老的城区。哈瓦那的老城区被水域环绕了三个方向,是城市中最古老且充满活力的地方。1982年,这个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文化遗产”。
哈瓦那的独特魅力,体现于她被誉为全球闻名的户外建筑艺术殿堂。由于古城未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改建工程,也没有充斥着伪造的古代建筑,因此,从百年前到四五百年的各式建筑风格,在这里几乎都得到了完好的保存。部分建筑因年久失修,目前正在由官方投入资金进行彻底的修复工作。
在哈瓦那古城的碎石路上行进时,偶尔向两旁张望,常常会因位置变动而看到不同的景象,一座座古老的建筑总能带来新鲜感,尤其是那些院落深邃的昔日豪门宅邸,如今大多改造成了各种展览馆,其中,酒精制品和烟草博物馆非常值得一去。
朗姆酒、雪茄和萨尔萨舞蹈都是古巴的象征。
我们走访了朗姆酒博物馆,还去了雪茄作坊。哈瓦那出产一些著名品牌的香烟,售价从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一盒。听说到了海外,古巴香烟的价格要高出好几倍。因此,古巴香烟也被称作“哈瓦那珍品”。古巴香烟大多由手工打造,我们遇到一位“荣誉”香烟匠人,老人自豪地给我们展示怎样品吸香烟。
晚间时分,我们于特洛佩卡纳夜总会观赏了萨尔萨舞姿。该场所创建于1939年,其露天表演区位于繁花似锦且绿意盎然的庭院核心地带。每当宾客入场,男士们会得到一支雪茄,女士们则会获赠一朵玫瑰。其中一场名为热带歌舞的演出,堪称古巴最顶级的歌舞盛宴,享誉全球。由于场面火爆,门票常常供不应求。表演者人数达两百之众,呈现了充满拉丁情调的歌舞节目,诸如恰恰舞、伦巴舞、桑巴舞等。观众手持朗姆酒,伴随雪茄烟雾,观赏着古巴地区魅力十足的男女歌舞表演。
哈瓦那老城的韵味与广场紧密相连。以阿马斯广场为例,它可是这座城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共空间,始建于1519年。围绕它的,全是18世纪用珊瑚和石灰石砌成的建筑,像总督府、少尉大厦和皇家城堡这些标志性的建筑都坐落于此。再比如大教堂广场,那里有哈瓦那大教堂,这座教堂非常壮观,据说曾经安放着哥伦布的遗骨。广场上,一支黑人乐队正在轻柔地演奏着古巴的传统音乐。孩子们正用画架进行创作。这个地点是哈瓦那新人的婚纱摄影基地,我们到的时候,碰上一对漂亮的新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都向他们表达美好的祝愿。
在那条街道的转角处,有一家名为 的小旅店,店招十分简陋,偶尔飘来悦耳的钢琴曲调,从临街的宽大玻璃窗望过去,大堂酒馆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我们进去闲逛,发现在墙壁上陈列着大量海明威的早年影像资料。打探一番才知道,这里竟是海明威曾经栖居之所。我们特意搭乘了装有镂空花格门框的老式电梯,前往511号房间,那里正是海明威创作《丧钟为谁而鸣》等传世作品的地点。海明威过去常在这家旅馆的酒吧消遣,一边啜饮饮品,一边聆听钢琴曲,还和朋友们畅谈甚欢。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明威崇拜者纷纷在此模仿他的习惯。我们考察了调制方法,过程十分简便,只需将碾碎的薄荷叶掺入白兰地,然后兑上苏打水、冰块,不过是一种鸡尾酒罢了,正因海明威钟爱,便被冠以“名饮”的美誉。
哈瓦那有很多英雄的雕像和纪念碑,市区中心何塞·马蒂革命广场附近树立着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纪念碑和巨大铜像,对面楼墙壁上刻着5层楼高的切·格瓦拉像,我们在参观为表彰华侨在古巴独立战争中建立的功勋而建的“华人纪念碑”时,一位古巴老太太特意过来,指给我们看那黑色底座上的碑文彼得转述,碑文上刻着,古巴的华人全是忠勇之辈,没有一人临阵脱逃,没有一人背叛故土。这些华人原本是被贩卖到古巴的苦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