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巨头集体开酒馆,9.9元一杯却为何难获年轻人青睐?

日期: 2025-07-07 22:01:34|浏览: 6|编号: 15551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餐饮巨头集体开酒馆,9.9元一杯却为何难获年轻人青睐?

近两年来,不仅那些传统的火锅店铺开始关注小酒馆的市场,众多快餐连锁店也看中了年轻消费者热衷的微醺消费趋势,争相加入这一领域。尽管想象中让年轻人在用餐时畅饮的画面颇具魅力,但在实际操作上却面临诸多挑战。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消费者对于餐饮酒吧的接受度并不高。众多餐饮企业纷纷开设小酒馆,究竟哪一家能够脱颖而出呢?

传统餐饮巨头集体盯上小酒馆生意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今年“五一”节临近之时,北京姚家园万象汇的巴奴火锅新店盛大开业。与其它分店不同,该店特别增设了“酒水吧”,顾客在品尝火锅的同时,还能尽情享受精酿啤酒以及新鲜榨取的果汁等各式饮品。

然而,这种将“火锅”、“酒馆”与“饮料”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并非巴奴火锅所独有。《财经天下》周刊报道指出,在2021年8月,火锅行业中的领军品牌——海底捞,于北京三里屯开设了一家名为“Hi捞小酒馆”的门店。在更早的时候,即2020年12月,湊湊火锅对其位于三里屯的全国首店进行了改造,将其更名为“湊湊小酒馆”。在这家占地730平方米的店铺中,特别划出了20平方米的空间作为酒吧区域,而且到了晚上,还会增设现场表演活动。

在过去的两年里,不仅那些传统的火锅店开始关注小酒馆的市场,众多快餐连锁也看中了年轻消费者热衷的微醺经济,纷纷开始尝试引入这一经营模式。

2021年1月,位于深圳CBD的卓悦中心迎来了“中式快餐领军品牌”老乡鸡的首家门店,该店在提供传统餐饮服务的同时,还高调推出了小酒馆的特色服务;与此同时,以卖饺子闻名的喜家德也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相继在深圳、大连、沈阳等城市尝试“饺子搭配酒水”的消费模式;而拉面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府捞面,也在上海、北京等地开设了“和府小面小酒”的连锁店。

眉州东坡、云海肴、木屋烧烤、永定门电烤串、奈雪、星巴克等餐饮品牌,在巩固自身主营业务的同时,也拓展了小酒馆的经营。显而易见,他们看准了夜间经济背景下低度酒市场的商机。特别是在海伦司成功上市之后,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显示出以女性消费者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低度、低价酒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酒业专家李帅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了这一观点。

若要扩大消费种类、延长店铺营业时长,这些知名餐饮企业自认这是迎合年轻人需求的最佳策略,然而,当前的问题在于,年轻人是否真的会为此买单?餐饮与酒馆真的能成为一门盈利的生意吗?

拿什么“忽悠”你,我的年轻人

小酒馆的房顶上点缀着繁星般的灯带,店内被红蓝相间的霓虹灯映照得格外耀眼,墙上的标识上清晰地写着“Hi捞小酒馆PUB”几个字。在这不足10平方米的酒吧吧台内,服务员身着考究的西装马甲,手中熟练地晃动着调酒器具。这一幕,正是2021年11月,王依依在北京三里屯海底捞小酒馆所目睹的情景。

这家小酒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服务态度堪比“海底捞”,从踏入店内到落座,整个过程中都展现出了持续的热情与细致入微的周到服务;其次,酒水价格极为“超级便宜”,店内不仅提供了9.9元的现调特惠鸡尾酒,还涵盖了斗酒、古典鸡尾酒、威士忌、啤酒以及一些无酒精饮品,价格区间在22.9元至58元之间。

王依依透露,顾客在享用火锅的同时,可通过扫描桌面二维码来挑选酒水。然而,与海底捞全天候的营业模式不同,Hi捞小酒馆的营业时间限定在每晚5点至次日凌晨12点。在她看来,这家酒馆的气氛努力模仿着真实酒吧的感觉。

实际上,不仅Hi捞小酒馆在努力融入酒吧文化,湊湊小酒馆和巴奴小酒馆也正积极追求这一方向。

湊湊小酒馆不仅是一家酒吧,还融合了歌手现场演唱和KTV的功能。其营业时间从上午11点持续至凌晨1点,通过提供火锅、奶茶和酒水,实现了全天候的餐饮服务。中午时分,顾客可以围坐一起享受火锅盛宴;午后闲暇,可以悠闲地品尝一杯香茗;晚餐则可以选择火锅作为主菜;而深夜时分,来一杯小酒则是最佳的选择。

王鹿鹿,作为餐饮品牌策略师及视频号“鹿鹿餐饮大白话”的主理人,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指出,开设酒馆的举措背后,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挖掘与满足,同时也是对新兴消费时段的激烈争夺。

她将经营小酒馆的餐饮企业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火锅店搭配酒水”与“烧烤店搭配酒水”,这类企业依托于原始场景,实现了价值的提升,尽管它们原本就销售酒水,但如今在特色、品质和场景上进行了升级,以满足年轻人的喜好,激发更强烈的购买欲望;另一类则是“快餐搭配酒水”与“茶饮搭配酒水”,这类企业则是对传统模式和场景进行了创新性的突破。

和府捞面以及老乡鸡便属于此类。《财经天下》周刊透露,起初和府捞面主要经营面条,然而众多顾客在踏入“和府小面小酒”店后,发现菜单上不仅新增了酒水选项,还加入了众多江湖菜、烧烤以及卤味等。而老乡鸡小酒馆在下午5点30分之前提供下午茶服务,随后转变为酒吧,营业至凌晨2点,成功实现了快餐、下午茶与酒吧的灵活切换。

尽管如此,《财经天下》周刊在整理受访者们的亲身感受和具体描述后,观察到这些新兴的小酒馆普遍存在一个共性,即它们主要销售的是度数较低的酒水。

在和府捞面的小酒馆中,仅提供米酒、黄酒、奶酒以及啤酒这四种饮品。王依依曾品尝过的“Hi捞小酒馆”推出的柚子加荔枝口味的低度酒,喝起来几乎感觉不到酒精的滋味。同时,还有其他顾客对和府捞面的龙井奶酒给予了好评,他们认为这款酒中融合了奶、酒和茶的多种风味,给人一种类似奶茶的口感。

那么问题来了,卖这样“似是而非”的酒,意义何在?

微醺市场的诱惑

中信证券的报告中指出,低度酒涵盖了诸如果酒、配制酒、露酒和啤酒等多种类型。近年来,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饮酒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时,年轻人倾向于小酌微醺,这一趋势推动了低度酒的风行。因此,选择低度酒的人群数量增长迅速,增速远超中度酒和高度酒的用户。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低度酒市场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22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5342.6亿元,进一步在2023年增至6341.7亿元。国泰君安证券分析指出,预计到2025年,酒馆的数量将比2021年的3.81万家增长至5.7万家。

低度酒已成为年轻人尝试酒精饮料的入门选择,这一趋势吸引了众多餐饮企业。它们看中了这一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旺盛需求。同时,酒水带来的高额利润更是让这些企业跃跃欲试。据餐饮策划人王星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一般餐饮业的利润率在8%至10%,而酒水的利润率却高达50%至70%。

李帅认为,踏入酒行业同样映射了餐饮业的激烈竞争现象。以海底捞、湊湊以及巴奴所在的火锅领域为例,2021年间,众多知名品牌频传关店和亏损的消息。2021年,海底捞遭受了41.6亿元的亏损,采取了主动关闭260家分店的措施,同时还有32家门店进入停业整顿状态;而呷哺呷哺的母公司同样在当年经历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其店铺关闭数量达到了229家。

为了追求新的业绩提升,这些行业领军企业不得不开展多种尝试,其中之一便是开设小酒馆。此外,火锅的消费者群体与低度酒爱好者有较高的重叠度,这使得企业认为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大。

至于为何其他餐饮种类亦需与酒类业务相融合,从这些公司对外公开的言论中,我们同样能够略知一二。

星巴克设有工厂店和精选店等多种业态,这给了我们启示,中式快餐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多场景化。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在谈论尝试小酒馆模式时指出,在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中,存在着“送客吃饺子”的需求,尤其是在机场这样的场合,人们可以品尝一些小菜,吃上饺子,喝上小酒。

奈雪创始人彭心关注的焦点是新式茶饮市场中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如今,任何品牌都无法仅凭一点优势脱颖而出。”在拓展用户方面,彭心的策略是将服务场景拓展至极致,比如利用奈雪酒屋切入夜幕降临后的都市小酌场景。在她看来,“奈雪酒屋”以及“奈雪的茶PRO”的诞生,都是基于对用户需求不断挖掘,进而提供与之相契合的服务工具的结果。

实际上,那些小酒馆与日本的居酒屋颇为相似。这种经营模式在我国流行开来,不过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它象征着餐饮行业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兼具社交属性,性价比优越,因而深受年轻人喜爱。众多大型餐饮企业纷纷加入其中,试图抓住市场机遇。从品牌创新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完全可以理解。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如是说。

靠卖酒赚钱,还差点意思

尽管想象中年轻人边用餐边饮酒的画面颇具诱惑力,然而在现实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便是,消费者对于餐饮酒吧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王依依的友人是个对酒情有独钟的行家,对酒品和饮酒氛围都颇为挑剔。在他眼中,真正的酒吧里,边饮酒边用餐的现象颇为罕见,“饮酒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氛围,对环境和服务的品质要求很高。”他难以忍受在与心仪女生约会时,耳边充斥着菜汤的咕嘟声,口中满是鱼刺和鸡骨头。在他看来,即便是低度酒,也不能因此而降低其品质标准,商家不能以此为理由在配料和研发上有所懈怠。

《2021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由NCBD(餐宝典)发布,其中指出,在众多消费者中,有高达72.1%的人更倾向于重视酒馆的整体氛围,而另外68.5%的消费者则更注重酒品的口感。

根据实际感受,那些带着饮酒期待走进快餐店的年轻人,往往遭遇的是一种失望。

喜家德小酒馆里缺少那种饮酒的气氛,到访的客人大多是为了快餐而来,店内提供的酒水也全是其他品牌的工业制品。一位顾客这样说道。然而,老乡鸡在深圳的首家门店,曾凭借酒吧的噱头吸引顾客,但这种效果在一个月后就消失了。媒体探访发现,无论是下午茶时间还是酒吧时段,那家店里的顾客寥寥无几,而旁边的喜茶和The PEAT却座无虚席。

消费者的负面评价直接暴露了餐饮小酒馆的经营状况不佳。根据餐企老板内参的调查与数据统计,截止到2022年4月,海底捞旗下的“店中店”酒馆、和府小面小酒、眉州小酒馆以及喜家德小酒馆的店铺数量分别是2家、24家、4家和1家。

湊湊火锅明确指出,其新店采用的小酒馆模式尚无法完全复制。老乡鸡在福田的店铺虽然设有酒饮吧台,但已不再提供夜场服务。2019年在北京开设的奈雪酒屋分店现已关闭,宁波首家的奈雪酒屋也已暂停营业。

餐饮业中售卖酒水寻求变革,却往往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原因实则显而易见。低度酒类产品本身面临固有的局限,女性消费者群体相对较小,加之人们追求的悠闲生活节奏,导致翻台率难以得到保障。

审视曾风光无限的“小酒馆领军品牌”海伦司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尽管其2021年的收入有所上升,但在上市的首个年度,公司却遭遇了高达2.3亿元的亏损。与2020年实现的7007万元净利润相比,这一数字出现了大幅下降,由盈利转为亏损。追溯至2019年,公司的净利润亦较上年减少了超过9000万元。

《财经天下》周刊经过调查指出,这些企业普遍面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问题,这使得它们难以在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或许这正是它们所遭遇的经营难题。

文志宏觉得“餐饮+酒”这种模式仍有待挖掘,然而从顾客的视角来看,若一家公司的业务范围过于广泛,便可能造成品牌定位的模糊不清。因此,他提出企业不妨尝试打造一个全新的小酒馆品牌,而非在现有品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王星指出,尽管酒水利润丰厚,但需考虑具体的经营模式。众多低价酒水仅能短期吸引顾客,若欲通过酒水提升顾客消费金额,必须实施连锁经营策略。通过优化供货方式,力求实现利润与价值的最大化。这并非仅依赖于原有的餐饮业务来增加销量。

《2021中国小酒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揭示,"快餐+小酒馆"这一模式目前尚存诸多不确定因素,且尚在初步探索阶段。作为休闲餐饮的一种拓展形式,小酒馆中的酒品虽被着重打造为吸引顾客的亮点,却未能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仅凭酒品本身难以展现出独特的差异化。报告进一步预测,餐饮企业若纷纷拓展小酒馆业务,可能会引发一股盲目的跟风热潮。当风头过去,行业发展进入理性,可能会迎来洗牌。

那么,想要入局的玩家究竟该怎么做呢?

王鹿鹿认为,企业需从三个层面进行自我审视,首先需明确自身目标市场的实际需求,顺应市场需求往往比颠覆传统创新更具可行性。接着,要弄清楚自身的优势与能力所在,从“有志于”到“能够实现”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计算成本。因为试验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而这笔成本应由企业自行承担。

餐饮企业纷纷开始筹划开设小酒馆,究竟哪一家能够脱颖而出,将饮酒、用餐和娱乐融合达到新的境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考验和市场的验证。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依依、李帅为化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