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尾酒疗法怎么治疗 泰格医药港股上市!阿诺医药获 1 亿美元融资,要闻速览
一周要闻:
阿诺医药成功开辟了“鸡尾酒疗法”治疗肿瘤的新模式,并成功完成了1亿美元的融资。与此同时,临床CRO领域的领军企业泰格医药也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股价大涨60%。此外,武田中国的安适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也在我国市场正式上市。
国内投融资、大事件
阿诺医药成功筹集了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并提出了采用“鸡尾酒疗法”这一创新模式来治疗肿瘤。
近期,阿诺医药对外公布成功筹集了约一亿美元的C轮融资,同时透露计划在今年八月启动首次公开募股。根据其官方网站的信息,阿诺医药是一家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国际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肿瘤免疫疗法的药物研发。阿诺医药已设立多款研发项目,其中溶瘤病毒、EP4 拮抗剂、PI3K 抑制剂等三个项目已步入临床研究阶段。自2004年成立以来,阿诺医药作为一家专注于临床阶段的国际生物制药企业,致力于癌症治疗领域,并提出了“鸡尾酒疗法”这一创新理念,旨在将肿瘤转变为一种可被控制且非致命的病症。
2. 基因疗法初创 Bio 获数千万美元 B 轮融资
8月3日,Bio基因疗法企业宣布成功筹集了数千万元美金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君联资本牵头投资,同时,博远资本和泰福资本也参与了投资。此外,原有的股东险峰旗云和凯泰资本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而浩悦资本则在本轮融资中担任了财务顾问的角色。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多款基因疗法产品的临床试验和研发工作。成立于 2019 年,这家总部设在杭州的企业专注于全球市场的基因疗法创新药物研发。吴振华博士不仅是公司的创始人,还担任首席执行官一职,他凭借近 20 年在国际知名药企及初创公司的研发与管理经验,为团队带来了丰富的行业知识。此外,团队中还有叶国杰博士和王立军博士,他们各自在基因治疗载体领域拥有数十年的研究背景。
3. 诊断企业吐露港生物获数千万元融资
8月4日,南京吐露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诊断”专利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对外宣布成功募集数千万元资金。此次融资的投资者为华大共赢。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诊断底层方法学专利技术的体外诊断产品研发、注册以及全球专利布局工作。吐露港生物公司于2020年正式成立,专注于提供诊断服务,该公司研发了一项基于特定系统的创新型核酸检测技术,并为其取名为“”。
4. 抗菌新药研发企业盟科医药获 3 亿元 D 轮融资
8月5日,盟科医药对外公布,其D轮融资已圆满完成,融资总额接近3亿元人民币。本轮投资由华盖资本担任领投方,同时,国药中金医疗产业基金与清科资管也加入了投资行列。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被用于加速和扩大临床研发管线,并全面推动中国市场上的自主商业化进程。盟科医药在2007年正式成立,是一家专注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企业,其核心目标是探索、研制并推广针对多重耐药性“超级细菌”感染的抗生素。自创立至今,该公司已成功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产品研发管线,涵盖了康泰唑胺(MRX-I)以及康泰唑胺磷酸盐(MRX-4)等多个项目。
5. 非同生物获数千万元融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领衔
8月5日,非同生物这家专注于研发创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企业,对外公布已成功获得千万级融资,但具体融资轮次并未对外透露。此次投资方为境成资本。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投入到公司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注册申报工作中,同时也会助力其他药物研发项目的推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教授亲自领导并深度参与投资,该公司现已成功构建起包含近20种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产品线。
6. 乐普生物完成 12.91 亿元 B 轮融资
8月6日,乐普生物这家致力于肿瘤治疗生物药的创新企业,宣布成功完成了12.91亿元的B轮融资。此次融资由阳光人寿、阳光融汇资本以及平安资本携手领投,海通创新、国投创合、国新央企运营投资基金和青岛民芯启元等机构共同参与跟投。所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推动公司多款抗肿瘤新药的研发进程、临床试验以及产品的市场推广。乐普生物在2018年正式成立,是国内颇具竞争力的肿瘤免疫药品研发企业。该公司始终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致力于开发和研究以PD-1、PD-L1为核心,并融合溶瘤病毒、ADC等核心联合用药的创新型肿瘤治疗产品平台。
璧辰医药在靶向药物研发领域投入巨大精力,成功吸引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8月7日,璧辰医药这家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研发的企业宣布成功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活动由华创资本担任领投方,同时国药资本、磐霖资本、聚明创投等机构也参与了投资。此外,公司原有的股东凯泰资本和另一投资方继续加大了投资力度。所筹集的资金将致力于推进ABM-1310的临床试验,以及多个临床前项目的研发工作,以此扩充研发项目库,并持续加强在突破血脑屏障小分子药物领域的研发力度。璧辰医药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临床阶段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的平台。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晨博士,凭借其在美国中枢神经药物研发领域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
开盘涨幅高达19%!作为临床CRO领域的领军企业,泰格医药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8月7日,杭州的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格医药”)在港交所实现了上市,成为我国继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之后的第三家“A+H”类CRO企业。当天,其发行价为100港元,开盘价更是冲高至119港元,较发行价上涨了19%,此次计划募集资金高达107亿港元。泰格医药于2004年创立,其办公地点设在杭州,该公司专业从事为新药研发提供全面临床试验服务的合同研究组织(CRO)业务,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在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临床研究环节。2012年,泰格医药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当时共筹集资金超过5亿元人民币。
国外投融资、大事件
众多知名风险投资机构鼎力支持,PMV 成功募集了7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
8月3日,PMV公司(以下简称“PMV”)对外公布成功获得7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本轮投资方阵容强大,既有原有的投资者,如RA和另两家未公开的投资机构,也有新加入的投资者,包括三家新伙伴。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PMV公司p53候选药物的研发进程,扩充产品线,并推动多种基于p53的疗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PMV公司专注于肿瘤学领域,其核心业务在于研发针对p53基因突变的微小分子治疗药物。
2. 获 4500 万美元股权融资
8月4日,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研发的企业正式对外公布,其成功筹集了高达4500万美元的股权资金。此次融资由EW公司担任领投方,而King和PTV公司则参与了跟投。所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动该公司旗下血管闭合系统的商业拓展,同时为公司的其他临床试验项目及运营规划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成立于 2002 年,该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它致力于血管闭合系统的研发以及医疗器械的商业化创新,公司是由 H. 与 Zia 一同创立的。
短短半年时间,该公司已成功筹集资金超过一亿美元,紧接着便圆满完成了高达9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8月5日,Gene公司宣布成功完成了一轮9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本轮投资由LLC公司领投,同时GV、以及其他新投资者也参与了投资。与此同时,创始投资者PBM和另一家公司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公司的先导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加快预期IND申请的提交速度,并建设符合GMP标准的生产设施。Gene公司专注于以患者需求为核心,致力于基因治疗领域,特别是针对单基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该公司正致力于构建一个既深入又持久的研发产品线,该产品线涵盖了17种基因治疗药物的候选品。
4. 融资 3000 万美元,生物技术公司 首次亮相
8月5日,AG公司对外公布成功吸引了3000万美元的投资,投资方身份未作透露。这笔筹集的资金将主要被投入到泛肿瘤T细胞受体疗法的研发工作中。巴塞尔大学 MR1 领域的开拓者所创建,该公司致力于探索针对 MR1 分子的细胞治疗技术,依托 MR1T 细胞研究 T 细胞受体疗法,MR1T 细胞能够识别并消灭来自不同组织类型的多种肿瘤。
5. 获 2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8月5日,公司宣布成功筹集了20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Fund和RA,L.P.,这两家机构共同担任了本轮融资的领投角色。所获得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研发针对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工程化调节性T细胞治疗技术。该企业坐落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主要从事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的研发工作,特别致力于打造针对自身免疫病、同种异体免疫病、自身炎症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的工程化调节性T细胞技术。
T细胞实体肿瘤治疗领域,T- GmbH 成功吸引了7840万美元的投资。
8月6日,德国柏林的T- GmbH成功获得了784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两家投资机构共同领投,分别是和RA,同时原有投资者以及勃林格殷格翰风险基金(BIVF)也参与了投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未来三年的运营活动,并用于推进主要候选药物的I期临床试验。T-公司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运用其独创的人源化T细胞受体技术平台,研发新一代T细胞疗法,旨在治疗实体肿瘤。
7. 大涨 60%! 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8月6日,心律失常治疗方案的供应商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并成功上市。此次上市,其股票的发行价格设定为每股18美元,而开盘价则达到了每股24.11美元,涨幅接近60%。通过此次上市,公司筹集了大约1.3亿美元的募集资金,使得其总市值攀升至6.53亿美元。这些筹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业务拓展和产品研发。成立于2011年,这家公司专注于研发治疗心律失常的新疗法,在电生理学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其创始人拥有超过25年的医疗设备行业经验,曾任职于美敦力和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担任过高级职务。
成功获得7260万美元的投资,推出了一种新颖的肺动脉高压吸入治疗法。
8月6日,公司宣布成功筹集了726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领投方主导,同时,投资方还包括了、、和。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AV-101的临床试验进程,AV-101是一种新型的吸入式干粉气雾剂,旨在治疗肺动脉高压(PAH)。由RA公司创立并培育,该公司专注于研发能够提升罕见心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药物,是一家生物技术企业。
成功获得八千五百万美元的C轮融资,致力于研发用于预防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医疗设备。
8月6日,公司宣布成功筹集了8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LLC担任领投方,其他投资者亦参与跟投。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资助公司在美国开展针对新颖®技术的关键性试验,该技术旨在为房颤患者提供一种密封左心耳的下一代治疗方案。成立于 2016 年的这家公司,主要是一家从事医疗设备研发的企业,其专注于生产用于预防患有房颤的病人发生中风的设备。
10. 获 5500 万美元 E 轮融资
8月6日,公司宣布成功筹集了5500万美元的E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若干知名投资机构领投,包括但不限于 、 、 以及CDIB Corp.等,共同参与投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资助T2Di项目,即针对2型糖尿病(T2D)患者进行的DMR(十二指肠粘膜表面置换术)治疗的关键性临床试验。成立于 2014 年,这家生命科学公司致力于运用创新的疗法,成功逆转各种代谢性疾病。
11. 获 1220 万美元融资
8月6日,公司宣布成功筹集了1220万美元的B轮优先股资金,投资方阵容包括但不限于VC23、Edge以及其他投资机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针对-19的SARS-CoV-2即时诊断测试的生产规模。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其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兰福德,是一家专注于分子诊断领域的公司。公司研发了™平台,该平台运用旋转快速等温核酸检测技术,能够从样本中迅速且精确地识别出目标DNA与RNA。
全球药物大事件
信达生物研发的CD47/PD-L1双特异性抗体在I期临床试验中成功进行了首次给药。
8月3日,信达生物对外公布,其自主研发的CD47/PD-L1双特异性抗体(研发代号:)的I期临床试验已成功对首位患者进行了药物注射。这款抗体系信达生物独立研发,具备同时阻断PD-1/PD-L1和CD47/SIRP-α信号通路的独特功能。该研究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IND(临床试验新药申请)批准。该研究是在我国进行的,旨在评估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Ia/Ib期临床试验,目的是对标准治疗无效的晚期恶性肿瘤受试者进行安全性、耐受性及抗肿瘤活性的评估。
武田中国旗下产品安适利成功登陆中国市场,标志着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领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8月6日,武田中国正式对外公布,其生产的药品安适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已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售。此药品针对的是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成年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安适利®是全球首个、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CD30为靶向的抗体偶联药物。安适利®(维布妥昔单抗注射剂)由针对CD30的单克隆抗体与一种能抑制微管的细胞毒性药物(单甲基澳瑞他汀E,简称MMAE)相结合而成,能够在血液中保持稳定,并且能够精确地消灭那些表达CD30的肿瘤细胞。
(以上信息为生辉根据公开新闻资料整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