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治疗新突破?或将采用鸡尾酒疗法
黄忠团队、丛尧团队、谢幼华团队和邓强团队近期联合攻关,研制出一种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双抗体组合治疗方案,该疗法具备治疗功效。这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已经通过在线渠道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联合应用三种或更多种抗病毒药物用以治疗艾滋病,这种方式被称为“鸡尾酒疗法”。近期,人们也开始用这个名称来指代其他病症中类似的联合用药方案。针对新冠病毒,采用双抗体形式的“鸡尾酒疗法”,指的是把两种单克隆抗体组合起来施用。该论文的作者,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超说明,新冠病毒发生变异的速度很快,如果只采用一种抗体,很容易因为病毒变异株的出现,而造成抗体失去作用。将两种分别针对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不同位置的抗体组合使用,能够显著降低病毒变异株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研究团队指出,采用两种抗体联合使用,其抑制病毒的能力超过单一抗体,这表明不同抗体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根据描述,成熟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包含三个受体结合部位,通常处于朝下的封闭形态,因而无法与受体发生连接,这种蛋白的形态被称为“封闭形态”。一旦病毒与细胞发生接触,刺突蛋白的其中一个受体结合部位会转变为朝上的展开形态,这种蛋白的形态被称为“部分展开形态”,此时能够与受体进行结合。受体的结合会进一步引发病毒刺突蛋白的一系列形态调整,目的是促成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连接,最终刺突蛋白会转变为“结合后形态”。
科学家们首次记录到抗体引发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三体结构的形态转换区间,观察到抗体的结合促使病毒刺突蛋白逐步发生构象调整,让刺突蛋白从稳固的“融合前形态”转向易变动的“融合后形态”。换言之,这两种抗体的结合能够使新冠病毒在接触细胞受体之前就降低一定程度的传染能力。
专家指出,这一成果阐明了双抗体联合抗击新冠病毒的潜在作用原理,抗体作用的部位为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关键指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