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造就百亿单品却一夜崩盘,Rio鸡尾酒缘何如此短命?
两三年内催生出价值十亿的爆款产品,转瞬间就土崩瓦解!这款名为Rio的鸡尾酒,究竟为何生命周期如此之短?
预调鸡尾酒持续走冷,百亿市场的泡沫最终还是破灭了。
本文快刀三侠(微信ID: )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张禄桅。
预调鸡尾酒持续走冷,百亿市场的泡沫最终还是破灭了。
百润股份在2月25日公布了2016年业绩快报,其中RIO(锐澳)的营收和净利出现了显著下降,同时伴随着1.42亿元的巨额亏损,这使得预调酒市场的最后一块阵地也变得动荡不安。
2014年,预调鸡尾酒被看作是即将出现的百亿级产品,该行业每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达到了30%到50%之间;2015年,锐澳被百润股份买下,100元变成55亿的巨大财富故事让整个行业达到了顶峰;到了年底,黑牛食品出售了达奇的生产线,总裁也离开了公司,锐澳的销量突然下降,产品也卖不出去;2016年,锐澳持续在财务上亏损,冰锐被曝出停止生产、裁减员工以及拖欠费用的情况。
短短两三年时间,预调鸡尾酒兴起,达到鼎盛,接着又快速衰落。一个品类这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又消失,非常少见,其中究竟潜藏着怎样的商业运作方式?
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周迅代言锐澳鸡尾酒
杨洋代言锐澳鸡尾酒
国内的预调酒在2002年和2003年就已经面市,不过市场反响平平,一直没有起色,直到2012年,锐澳和冰锐这两家行业巨头在竞争策略上发生变化,从渠道战转向营销战,才使得这种饮品慢慢走出夜场圈子,被更多普通消费者所熟知。
品牌合作、影视作品植入、节目赞助,各种形式的广告铺满视野,迅速吸引顾客注意,变成了广受欢迎的热销商品。
这场锐澳与冰锐的竞争,本质上是争夺宣传渠道的激烈较量。目标客户非常相似,推广规划几乎一致,手段方式都是大规模宣传、空中覆盖,谁行动迅速精准有力,谁就占据上风。
锐澳鸡尾酒赞助《奔跑吧兄弟》
锐澳鸡尾酒冠名《奇葩来了》
锐澳鸡尾酒冠名《天天向上》
当时锐澳的决策权完全由刘晓东个人掌控,而依托于历史悠久品牌百加得的冰锐,在涉及项目费用时通常会逐项审查,行事十分小心谨慎,2014年锐澳的营收总额达到了9.87亿元,最终登顶行业首位,超越了冰锐。
锐澳取得甜头后,继续加大市场投入,201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16.17亿元,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百润股份收购锐澳,让100元变成55亿元的财富奇迹,这一事件更是将预调酒行业推向商业变革。
许多情况会走向极端,推广活动最终导致锐澳,还有预调酒这个领域,都承受了负面后果。
众多品牌密集模仿、强势刷屏的营销行为,让人目不暇接,最初的热度也被迅速冷却,受众开始感到厌倦。尽管2015年上半年曾实现超6亿元营收的锐澳,却依然坚持采用娱乐推广手段,完全没有停止这种做法的迹象。
锐澳在广告方面的开销向来非常巨大,2015年这一数字就达到了3.3亿元。今年前六个月,尽管公司的总收入和净利润都出现了显著下滑,但它在广告上的支出依然维持在1.54亿元的水平,这个数额甚至超过了企业当期的净亏损金额,多出0.09亿元。
另有一面,由于娱乐宣传所产生的放大作用,锐澳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成果指标,造成许多预先填充的商品囤积在分销商库房,锐澳从2015年下半年起就遭遇了销售不畅的难题。
长期的巨额宣传投入并未促使销量稳步上升,锐澳仅是众多受此影响的企业之一。
锐澳鸡尾酒植入《何以笙箫默》
锐澳鸡尾酒植入《杉杉来了》
这出大戏,从来不是锐澳的独角戏
这桩预调鸡尾酒百亿泡沫的闹剧,并非锐澳单独上演,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旺”,预调酒最终被烈火焚烧殆尽。
2014年预调酒市场异常火爆,同时酒业正经历深度调整阶段,饮料行业销量持续走低,产品卖不出去、库存贬值、网络销售竞争加剧等问题让酒类企业和经销商倍感压力,以锐澳品牌为例的预调鸡尾酒则瞄准年轻消费者,开拓了专门的细分市场,这无疑为陷入困境的酒企和经销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众多权威机构的预测报告影响下,国内预调酒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100亿元,或者200亿元,甚至可能达到300亿元。
当锐澳超越冰锐成为市场领导者时,当55亿财富奇迹出现时,当锐澳营收大幅提升时……
观望者失去了理性。
白酒行业领军品牌如洋河、泸州老窖、古井贡、五粮液等纷纷效仿,食品饮料领域的黑牛食品、汇源果汁、喜之郎等也趁机推出自己的调制饮品。通过大量广告宣传和媒体的大力推广,预调酒市场展现出热销的景象,经销商们视其为转机,积极下达订单,造成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现象又促使更多等待观察的企业纷纷入场。
黑牛食品的达奇鸡尾酒
黑牛食品是个典型例子。黑牛的核心业务持续走下坡路,因此投入巨额资金,决心转向预调酒领域。可达奇刚一公开交易,就碰上市场低迷,损失惨重,最终被公司接管。如今黑牛又开始涉足软件开发,同样充满波折。
如今,预调酒百亿市场崩塌,在负面评价声中,合作者相继退出,团队因此分崩离析。
百亿泡沫破灭的4个教训
情绪高涨之后,终究还是要回归冷静思考。预调鸡尾酒瞬间爆发的光芒并没有彻底消失,头脑清醒后的审视,并非为了下一次的巨额虚高,而是为了这次能够持续坚持。
1、营销过度
锐澳作为预调酒行业的标杆企业,广告投入过于密集。企业将大量资源用于吸引顾客注意力,却轻视了产品品质和顾客感受这些核心环节;其采取的强势营销和空中轰炸式策略,同样忽视了产品实际销售和地面推广活动。
宣传推广只是公司扩大影响力的补充方法,并非公司运作的全部,只重表面忽略根本是企业运营的重大错误。
吴晓波在其著作《大败局》中,通过秦池、爱多等众多企业的失败实例,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单纯的大手笔宣传并不必然促成业绩的稳步提升,反而常常在短暂的迅猛扩张之后,导致企业陷入经济困境。
2、过度高估市场能力
这种鸡尾酒的热度,是经由宣传、报道和销售方共同推高的,它的市场潜力被严重夸大了,并没有官方统计所说的那样达到百亿元级别,而且就算现在的发展速度,也远未达到原先预计的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增长水平。
这个全新领域必须经历消费者的认知成长阶段,这个阶段时长不一,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多年,切记不可急于求成。
信息过剩的当下,媒体如同扩音器,无论优劣都同等放大声音。公司需保持谨慎、沉着,不能被市场狂热所带动而行动。
3、产品缺乏壁垒
众多品牌让人目不暇接,它们的包装样式大同小异,酒液颜色也如出一辙,预调鸡尾酒几乎没有任何技术要求,这就为一些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
他们抱着捞一笔就走的想法,以做单次生意为借口,不讲究产品好坏,随便造些东西,把价钱定得极低。有些中间商贪图廉价,起初大量进货,但买家对劣质货根本不感兴趣,结果中间商叫苦连天,买家也对整个领域产生了反感。
因此,产品构造务须设置障碍,具备独特性,否则进入条件不高,便易显现水平不一、优劣并存、领域失序的状况。
4、定位不明确
锐澳、冰锐等品牌的定位目前比较不清醒。锐澳的广告语例如“锐澳鸡尾酒,爱的free”,“RIO在,超自在”,与“困了累了喝红牛”,“滴滴一下,马上出发”这些广告语相比,它们无法轻易地指明目标人群的迫切需求。
预调鸡尾酒处于酒精饮品和普通饮品之间。酒精饮品与普通饮品的经营模式存在差异,白酒的销售更多依靠分销环节的收益,而普通饮品则更注重顾客的感受。这种模糊的定位使得预调鸡尾酒的生存发展较为艰难。
品牌形象清晰,当人们遇到对应情况时,会马上联想到这个名称,进而形成购买意愿。此外,围绕核心形象开展宣传推广,配合市场活动,才能有效推动销量不断上升。
结语
大浪淘沙之后,能留下来的必是坚守者。
时常难以分辨是外部环境使人进步,还是个人能力促成发展,一旦将机遇误作实力,环境转换后,个人或许会从高处失足。
决定最终结果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预调鸡尾酒领域虽然面临困境,但这一细分市场确实具备实际意义,锐澳倘若能够妥善处理积压品以及产品推广等难题,就有机会渡过难关。
但是,就算RIO度过了困难阶段,这个进入条件简单的领域,依然会隐藏着其他厂商集中涌来的挑战风险,那时RIO掌握的应对策略,还是依靠宣传攻势来扩大市场占有吗?毕竟预调鸡尾酒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收益,确实非常吸引人。
这篇文章由快刀三侠(微信ID: )授权给i黑马发布,作者是张禄桅。文章内容反映的是作者个人的看法,不代表i黑马的观点。建议关注i黑马订阅号(ID:)。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伴游招聘网上看到的!